Monday, 21 April 2014

ZT: 從朦朧中國夢到絕望的習近平三民主義

從朦朧中國夢到絕望的習近平三民主義
時間:2014-04-18 04:49
習近平主義已經成形

陳小平

先換人後換衣

從江澤民、胡錦濤再到習近平,這三位中共領袖登台,都要演一齣“先換人後換衣”的大戲。“換人”的意思比較好理解,說的是皇帝今天到我家,“換衣”特指新領導重建自己的嶄新意識形態。

雖這三位都是共產黨員,但新帝登基,沒有一個會穿前朝老皇帝舊衣的。江澤民搞了個 “三個代表”、胡錦濤以“科學發展觀”刷新,儘管這些不倫不類的東西不是納入憲法就是寫進了黨章,習近平也對兩位老皇帝頗為恭敬,但誰見過他穿著 “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去深圳南巡、訪貧問苦、慰問軍隊?他要穿的新衣服牌子叫“中國夢”,借助中宣部這種共產黨——法西斯國家獨有的宣傳機器,習近平上台半年,“中國夢”在中共意識形態宣傳話語中已有霸主位勢。

從朦朧“中國夢”到絕望的“習近平主義”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包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內容在內的簡短煽情就職演講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效果,輿論罕見有挑刺之聲,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智囊們當時還沒有畫龍點睛的功力,“中國夢”這三個在今天響徹中國的大字還沒有被精煉出爐;不僅如此,2012年11月17日的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雖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被不斷提及,習近平的講話中仍然沒有“中國夢”三字的影兒。

2012年11月29日這天習近平的“換衣”儀式顯然是習近平的智囊團精心導演安排的大戲。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的19.19萬平方米的國家博物館建築面積世界第一,世界知名的大不列顛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跟它比,都是小個兒,天安門廣場還是世界最大的廣場,而且,這是習近平喜歡的20世紀頭號殺人魔王毛澤東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地方。

這一天,借助攜十八大新登場的七巨頭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之機,習近平的講話中第一次將“中國夢”與 “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巧妙穿插起來,完成了習近平主義的萌芽的破土儀式。不過,此時的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夢”之謂,語焉不詳,令人難以捉摸。於是,關於“中國夢”的諸多猜想和解讀不絕於耳。習近平的寫作班子們需要尋找另外一個機會為習近平的“中國夢”給出一個一統江山的註解。
新加坡的《海峽時報》說習近平骨子裡的保守血液逐漸顯露出來是在2013年3月兩會落幕後,事實上,習近平2012年的11月17日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和後來他在南巡時的內部講話都清晰顯露了他的保守血液,只是這些次講話並不完全公開或被人們忽略。

展露習近平主義的標誌性事件是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被 “選”為中國國家元首後發表首次公開就職演講。據細心者統計,這次演講中,習近平用了中華民族(九次),中華文化(一次),夢(17次)(其中中國夢九次,單獨夢想五次,民族的夢、中國人的夢、人民的夢各一次),社會主義(11次)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六次)。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習近平“夢之語”和“社會主義之語”演講。就是在這次“夢之語”演講中,習近平給出了完整的“中國夢”的解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隨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2個字的出現,一個以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為思想內容的習近平主義的輪廓清晰完整地呈現在中國與世界面前了。3月25日,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江蘇等地考察時,開始要求學習宣傳“中國夢的本質”。
一個以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三民主義”為思想內容的習近平主義呈現在中國與世界面前。

罕見的是,習近平還超越歷任中共老皇帝,猶如穿越夢幻世界一樣,將他的“中國夢”作為“普世價值”輸送到美國。2013年6月7日下午,習近平在成為中共元首後與奧巴馬的首次會晤中說:他的“中國夢”——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與美國夢和各國人民的美好的夢想是相通的。”在中共歷史上,毛澤東的世界革命理論最多隻是在亞非拉這些世界邊沿地帶兜售,習近平之前的中共領袖在意識形態上從來對歐美都取“韜光養晦”之守勢,能對美國發起意識形態攻勢,搞面對面的軟實力較量,習近平是中共第一人。
內政絕對國家主義

借用中國一位國家主義派學者的解釋,“國家主義的主要使命,是在維護政權穩定的前提下,努力實現國家富強,國民幸福”,這種解讀明白提示習近平“中國夢”就是國家主義。如果細讀習近平的2013年3月17日演講,他所倡導的實現“中國夢”的手段——凝聚中國力量,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和萬眾一心等都透出一股國家、民族、集體至高無上的味道,說習近平是一個骨髓裡的國家主義的信徒恐怕並不為過。在國家主義拜物教政治家眼中,只需要能供驅使的雷鋒式的機器般的良民,而不是有頭有腦的公民和個體。

西方話語中的國家主義,多是指與集權相關的具有社會主義特徵的諸如福利國家和國家經濟干預制度,而非指它的整套政治制度,美國總統奧巴馬被批在美國搞社會主義,就有點美式國家主義的味道。而習近平主義中的國家主義,既具有經濟上的社會主義特徵,也含有政治集權——極權的態勢,按照中國學者榮劍的國家主義分類譜系,習近平當屬絕對國家主義一系,這是中國新左派代表人物何新倡導的國家主義的內涵,也正因為此,中國一位國家主義學者屬意由何新這位最合適人選出面擔綱為習近平建構國家主義意識形態的偉大使命。

無論是中國的經濟改革提倡的政經分離、政治改革提出的黨政分離、司法改革提出的司法獨立以及社會改革中的國家與社會分離,所有當代中國改革的一個不變的主題都是 “分權與限權”——即讓中國的經濟、政治、司法和社會從共產黨的一黨專制中解放出來。因此,當代中國的所有改革,可以簡化為國家主義與反國家主義的對壘。國家主義代表黨國專制,反國家主義代表憲政自由,國家主義代表中國模式,反國家主義代表普世價值。

公布財產的難產,雖然類似讓中共官員裸體示眾並危及中共統治形象,但最根本的問題是與權力制約的憲政問題有關,世界上最早的財產公開法律規定,就是衝著限制國王權力去的。1766年,為限制國王的權力,瑞典議會制訂的《出版自由法》規定,瑞典公民有權查閱所有官員的財產。
《來自帝國的廢墟:對西方的反抗與亞洲的重建一書作者邦卡姬•米什拉(Pankaji Mishra)在彭博社的文章提到,中國對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最大挑戰不在外交,也非經濟,而是從根本上動搖他們對自由主義和民主的信仰。

米什拉指出,中國在求生存和自我強化的過程中,把“集中國家權力”當成了一條共通途徑,幾乎每位政治領袖均通過大規模的教育和宣傳來灌輸這種國家主義認同,若有個人想挑戰國家的專斷權力將被無情粉碎,習近平承襲的正好是這種“集中國家權力”的國家主義。但凡搞國家主義的政治家,做夢都想搞一個領袖、一個主義和一個政黨。這一點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習近平不敢否定殺人魔王毛澤東和“六四”屠夫鄧小平。
既然習近平在內政上尊行國家主義,他自然就不會對以 “憲政夢”替代他的“中國夢”和顏悅色。人大法學院憲法教授許崇德批評同事楊曉青影響極大的《憲政關鍵元素屬於資本主義而非社會主義》一文是誤導中共領導,實際上,習近平不需要誤導,他就是想跟憲政過不去,“反憲政的五月逆流”就是習近平的意思。

既然習近平不喜歡憲政,那麼與“憲政夢”一脈相通的 “公民夢”也是夢魘。江西新余下崗女工劉萍說:“我的夢就是做一個準公民,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普選。一人一票改變中國。”現在,等待她的將是監獄。

要求習近平們公開財產的十君子雖然說的是與習近平一樣的反腐話語,但旨在要求官員“公開財產”的“公民運動”卻是與國家主義不相容;這不難理解本來是配合習近平反腐敗的公民行為為什麼要被鎮壓。自2013年3月31日以來,在北京已經有十位公民因為參與這一運動而被以涉嫌“非法集會”為由刑拘;在江西,同樣參與這一運動的三位公民,被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為由而刑拘。

習近平會毫無疑問繼承前朝皇帝的無法無天的維穩國策。這不僅讓夢想清算政法沙皇周永康的希望成為泡影,也意味更多人要進監獄。雖然習近平上任後暫停了廣為詬病的勞教制度,但因為習近平承襲維穩政策的緣故,暫停、甚至是廢除勞教的效果將等於零,習近平必然會尋找替代勞教的新方案來打擊挑戰國家主義的力量。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兩大黑洞——西藏、新疆問題這類少數民族問題,實際就是國家主義釀出的災難。達賴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與中共政府的所有爭鬥,並不是中共蠱惑人心的“藏獨”、“疆獨”問題,而是北京政府與西藏政府管轄權大小和新疆西藏這兩個地方公民權利真假的問題。只要習近平在內政上繼續奉行國家主義,新疆西藏問題根本無解。這種黑洞實際不止於西藏和新疆,香港問題與西藏新疆問題幾乎也是一模一樣。
為什麼有人說今天的中國社會瀰漫著一種普遍的絕望感?習近平主義提倡國家強大,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卻反憲政、反人權,能不絕望嗎?(《內幕》第18期)
連載(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