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正式開啟兩強爭霸新時代
2018-03-22
川普總統日前簽署國會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引發中國強烈抗議。北京敦促華盛頓立即「糾正錯誤」,否則將嚴重損害中美兩軍和兩國關係。對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大閉幕會議發表強硬言論,嚴厲警告美國,不要插手台灣問題。中國官媒威脅,美國如打「台灣牌」,武統將越來越近。川普上任以來採行一系列遏制中國政策,和中國絕不示弱的強烈反應,標示中美正式開啟兩強爭霸的新時代,經濟對抗先行。
美國近來動作不斷,給中國設下許多陷阱,頻頻觸碰中國底線,譬如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加徵關稅,謀求高達6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等。地緣政治方面,美國也不斷挑釁中國底線。之前,川普簽署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提升美台軍事關係,讓北京十分惱火。去年,國會議員曾提出「台灣安全法」,促使美台軍艦互訪。該法案最終雖未獲通過,但提升美台關係的條款卻納入國防授權法。而這次以法律形式通過和簽署「台灣旅行法」,讓美國與台灣關係推升至「準外交關係」,更觸動北京敏感神經。
川普政府一系列反中抗中策略,是國防戰略由反恐重回大國競爭的一部分。2017年底以來,川普政府相繼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防務戰略摘要」等文件,將中國和俄羅斯定位為軍事、經濟、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地緣戰略主要競爭對手,把中、俄定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挑戰,超過恐怖主義。美國國防戰略轉移,是基於中國迅速崛起,不斷挑戰美國和華盛頓主導的國際秩序;俄國的強勢外交及對美國和歐盟國家選舉操控民意和干預,直接威脅西方國家安全穩定。
面對美國戰略攻勢,中國積極應戰。有分析稱,經濟方面,北京已著手反擊,譬如:開始拋售美債,或準備把儲存美國的黃金運回中國,以及準備擁有更巨量黃金,對美國有反擊籌碼。有消息說,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已陸續拋售中,投資者今年初對美國固定收益證券和美元興趣降溫,被認為是中國拋美債反擊川普政府的舉措。
報導說,2018年1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按月減少167億美元,創六個月新低。隨著美國預算赤字不斷擴大,中國若緩慢拋售美債,將推動美國借貸成本走高,而美債收益率也波及高高在上的美股市場,倒逼川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就範」。中國官員說,作為外匯評估的一部分,北京正考慮放緩或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理由是,相對於其它資產,美債的吸引力不足。被視為中國向外透露的反擊措施,有意威嚇美國。
另外,中國還準備把儲存美國的黃金運回中國。為此,中國加大了國際市場黃金購買和儲備。中國一旦擁有巨量黃金,也就掌握顛覆美元的終極武器。中國擁有足夠黃金後,將把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抬高至天價。
分析指出,如果中國這樣做,美國的選擇只有三個:一、拒絕改變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以此維護信譽和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一旦中國這樣做,美國國內產業將被中國的競爭對手拖垮,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非常低廉;二、允許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與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同步暴漲,將終結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三、在任何重大財政策略上須求得中國認可。在中國看來,美國上述選擇都不好,中國如擁有和推出剝奪美國主導世界的影響力,將成最終舉措,無異中美攤牌。北京目前大規模購買黃金,被認為是中國為實現上述目標所採取的措施。
中美博弈確實應驗了「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的「生死搏鬥」之說。有人認為,美國人在中國賺不了錢,中國人在世界各地太冒進,導致美國及西方國家警覺,引發聯合抗中念頭。今年起,中南海必須「穿暖和」一點,準備美中關係的「嚴冬」到來。
今後美國可能會在台灣等問題上,繼續踩中國的紅線,看北京如何接招。在華盛頓看來,美國手裡的牌要比中國多得多,美國不怕與中國對抗。中美都自視手中牌多於對方,更易導致雙方誤判,增加對抗的風險。
如果美國經濟上「打不過中國」,接下來或許就是「船堅砲利」了,美中之間發生軍事對峙或摩擦的機率將升高。有個說法指「美元受挫的地方,美國導彈就會打到那裡」,但願這種說法不會成真。
《世界日報》社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