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23:25:17
1961年夏季有一天晚上,毛叫我去读英文。
他说了一句使我非常吃惊的话。他说:「
都死完了。现在剩下的都是些行尸走肉。」
——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第二篇 1957年--1965年
按照以下这篇具有千年价值(?)好文作者的立意和思路,
程度和意义上,
内高层领导状况评价的放大版:
1279年3月19日“崖山之后,已无中华”,
打击,中国的脊梁已被打断,中华民族那些有
量、有气节的人,
走肉的后代的后代的后代的后代 ......"
( 1972 - )
张宏杰:从春秋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历史
2015-02-20 19:47:30自民国开始,关于国民性的讨论非常多,
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到中国旅行,
而是小说中的中国,猥亵、残酷、贪婪”。写这句话前,
更早的时候,英国海军上将乔•安森在乾隆初年,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张宏杰/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5月
马戛尔尼伯爵画像
英国第一个访华使团团长马嘎尔尼罕见亲笔信

1793年来中国造访的英国外交团长马噶尔尼,

英国使团成员在他们的报告里,
马嘎尔尼对中国政权的结论广为人知:“
巴罗说:“中国朝廷有的是闲暇和精力,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国民…
春秋时期中国人“品格清澈”
仔细翻阅中国历史,我们会清晰地看到,
先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精神。那时的中国人个个强悍好战,
《南京大屠杀资料集》中,
一个日本军人回忆,

日军第65联队将俘获的部分中国士兵集中在幕府山以待屠杀
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默然地经过如山的同伴尸群,走向死亡,
担心中国人反抗,但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
再来看看侠义精神。春秋时代,是中国侠文化最灿烂的时代。
及至明清,“侠客”们却自愿攀附权力,沦为权力的附庸。《
兵马俑的法度森严,说明了秦始皇编户齐民制度的作用
说过了“侠”,再来看看“儒”。后来被统治阶级做为统治工具的“
秦汉以下,虽然在世俗层面,士人们遵守权力秩序,
但到了明清,儒生出身的大臣们已被驯化得“百炼钢成绕指柔”。
秦始皇:“国民性劣化”的第一个推手
就皇权时代而言,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称得上伟大--创造着,
今天的中国人也许仍有盛赞明清社会之稳定者,但西方人的语言里,
为什么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和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差别这么大?
本来,夏商周以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时期,
商鞅从军爵制度开始,取消贵族世袭制度,收回特权,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大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迷信权威,
皇帝制度的发明,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民性劣化的第一个推手是秦始皇。
宋代的“文弱”
如果直接从唐朝跳到宋朝,你会打一个冷战:
也难怪,从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220年间,
宋徽宗赵佶所作的《听琴图》
除了对武将大力防范,赵匡胤也没忘了给文臣套上笼头。
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元、明、清:中国文化受到毁灭性打击
如果说宋朝只是使国民普遍在气质上变得更文弱,
由于华夷之辨独盛,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数十年的抗元战争,
“崖山之后,已无中华”。
的打击,
《水浒传》人物的卑污、暴戾是元明时代中国人性格的
真实写照
及至明朝,国民性又开始染上了“流氓气”。
在明朝,士人们做隐士的自由首次被剥夺。
朱元璋的统治原则,是消除一切可能不利于江山稳定的因素,
随着明代社会的日益腐败,
流氓性格从明代开始,成为中国人性格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到了清朝也是如此。清朝入关以前,经常跑到关内烧杀抢掠。
一百多年的文字狱运动,
在明代的专制基础上,清代皇帝积三代百余年努力,
怎么改造国民性
西方人认为,中国自秦始皇之后两千年是一个僵化的历史,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元明清,国民性的不断退步告诉我们: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u/8994/201512/244356.html#sthash.DBfFAVSA.dpuf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