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0 November 2019

ZT: DIY装修装饰技巧(二)

DIY装修装饰技巧(二)

针对配色这个话题展开。
配色听起来很复杂、很专业。读者朋友们不要害怕,在这一期,Rhino会告诉你们一些简单的秘诀。保证你们立刻晋身为知名设计师。如果哪一步Rhino说的不太详细的话,给我来电话,我手把手教你。
下面要注意了,室内设计的九阴九阳真经正在向你徐徐展开:
(一) 色彩的黄金分配
60:30:10是设计界内部默认的黄金比例(这个秘密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在黄金比例中,主色彩占60%,次要色彩占30%,辅助色彩占10%。Rhino拿男士的穿着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如果外套占60%的话,衬衫就是那30%,领带就是那剩下的10%了。如果拿一间屋子做例子的话,墙壁就是60%,家居用品和窗帘等大件物品就是30%,小的饰品和艺术品就是剩下的10%。这个黄金法则是设计界的通用法则,大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试试看。
(二) 配色方案的选择
配色一般有两种选择:补色搭配和类色搭配。区别的办法很简单:大家去一元店买一个小孩子画画用的色盘。色盘上两个相对的颜色就是补色,相邻的两个颜色就是类色。如果一间房子,你想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那就用补色。比如红配绿,绿配蓝。如果你想要一种活泼的的感觉,那就用类色搭配,比如黄配绿,蓝配紫。如果你想要一种暧昧的感觉,嗯,这个问题咱们下面聊。
(三) 别忘了黑色
很多现代的风格都会用到黑色。黑色的应用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用对了,那效果可是非常的不一般。用黑色要用巧,不能大片大片的用,那就成熊瞎子了。黑色能让任何一种颜色看起来更纯粹,但它本身却决对不能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幕后英雄很重要,但是如果上了台,这台戏就糟了。大家可以试一个黑色的箱子,描一个黑色的画框。一点黑色点缀起来,效果很好。
(四) 学习中国画中的留白
中国人对黑白两色的运用和理解,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超过世界上的任何其他民族。别忘了,画龙点睛之后纯白的墙壁,也可以成为设计的一部分!
(五) 师从自然
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大自然是怎么配春、夏、秋、冬的。看看天色,看看远山,看看云,看看江河湖海,看看四季的树林,看看怒放的花朵,看看刚刚升起和将要落下的太阳,看看晚上的星空和深蓝的月夜。道法自然,这说法没错。
(六) 寻找相同的颜色
在研究房间配色的时候,Rhino发现了一个比较讨巧的办法:确定一个主色,然后房子里所有的东西的色彩都围绕这个主色展开。用这种方法的要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找到物品的主颜色。Rhino再给大家一个小秘诀:眯着眼睛看,等到你你看到的颜色只剩下一种的时候,那个唯一的颜色就是它的主色!这个办法可是绝密,不要外传哟!
(七) 色度的选择
颜色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不同的颜色如此,相同的颜色仍然如此!同一种颜色,颜色越纯粹,性格就越强烈,也就越给人一种正规的感觉,适合客厅、餐厅、娱乐室等需要和外人见面的地方。而色度越小,颜色就越淡,也就更容易让人安静下来。这样的设计适合轻松、随意的空间,比如卧室和小孩子的房间。说句题外话,咱们平时穿的衣服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想想,那些晚礼服的颜色是不是都很纯?而我们平时穿的家居服的颜色,是不是都很淡?
(八) 色彩的季节性
不同的季节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比如春天,给人的感觉就是充满活力和生机。我们可以把春天交给每天的开始,如早餐区。春天的颜色如果用不好,就会有一些幼稚的感觉。不过不要气馁,这个配方放到儿童房很合适!夏天的感觉就很热烈、开朗,如果用不好就会流于急躁,有些不太安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会让人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如果用不好,就会变得有些萧瑟—好像冬天要来了。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安静、踏实、深沉,如果用不好就会变得死气沉沉。
(九) 风格要统一
如果你想要乡村的感觉,就不要用大块的颜色;如果你想要明快的现代品味,就不要用碎花;如果你想唐宋,就别西方;如果你想Ikea,就别从欧洲古董店选家具。选用哪一种风格,没有对错。选用两种风格,你就肯定错了!
室内配色设计,以单色为主最容易,但这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种设计。下面Rhino就给大家一些例子,让大家体会一下:
家中全部深蓝色的,时间久了,家中会无形中产生阴气沉沉,个个生性消极,家内也欠平安。
image001.jpg
家中紫色多者,虽然可说是紫气满室香,可惜紫色中所代有的红色系列,无形中发出刺眼的色感,易使居家的人心有一种无奈感觉。
image002.jpg
家中粉红色太多,最为大凶。粉红色易使人心情暴躁,易发生口角。尤其新婚夫妇,为了调节闺中气氛,在凡夫人眼中看来是极有罗曼蒂克的,但是,随着色调的不调和,过一段时间後,两人心情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心火,容易为芝麻小事吵不完,最後走上离婚不归路。所以,大家在选粉色的时候,能少用尽量少用。
image003.jpg
家中绿色多者,也是会使居家者意志渐消沉。一般来说,眼睛应多接绿色,但是这里说的绿色,是指大自然之绿色,而非人为之调配绿色。人为调制的绿色,很难产生生气蓬勃的感觉。
image004.jpg
家中红色多者,容易使人眼睛负担过重,而且使人的心情容易暴躁,所以,红色只可做为搭配之少部份色调,不可做为主题之色调(佛寺庙宇除外)。
image005.jpg
家中漆黄多者,心情闷忧,烦热不安,会有一种说不出来得的惊、忧的感觉,因此使人的脑神经意识充满着多层幻觉,神经病患者最忌此色。
image006.jpg
橘红色多者,虽然是充满生气勃勃,很有温暖的感觉,但是过多的橘色,也会使人心生厌烦的感觉。
image007.jpg中之颜色最佳为乳白色,象牙色,白色,这三种颜色与人之视觉神经最适合,因为太阳光是白色系列,代表光明。人的心、眼也须要光明来调和,而且白色系列是最好配家俱的。
下图是Rhino给读者赠送的一个色盘示意图,对配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配色试试看。


ZT: 北大屠夫被嘲20年后还在卖猪肉:年销售额18亿

北大屠夫被嘲20年后还在卖猪肉:年销售额18亿

 2019-11-10 


1999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因生意失败开始卖猪肉,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他曾道歉:“我给母校抹了黑。”后来,他和学长一起创立品牌卖生鲜,去年销售额18亿。目前他正通宵达旦备战今年双11,他感慨:“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北大屠夫”陆步轩:我用30年才与“北大”和解
  陆步轩,1965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2003年,因在西安街头卖肉的事被媒体曝出,被称为“北大屠夫”。
  陆步轩看起来一点也不“北大”。年过五十,他有点驼背,皮肤黝黑,任由发根一截截发白。他每天要抽掉一包半二十块钱的烟,一边抽一边咳嗽,一笑露出被烟和茶染出褐色的门牙。
  “我这个人就是穷命。”陆步轩说。尽管有“北大”和“商人”两个头衔加持,他仍然习惯把农村出身挂在嘴边。
  未名湖边,“北大”曾是他改变命运的全部指望;猪肉摊上,“北大”又变成他羞于启齿的心头重压。
  “好几年我都觉得读书没有用。”陆步轩一度收起书报,拎着酒瓶走进赌场;直到2003年“北大才子西安卖肉”的新闻引起轰动,他进入体制,工作12年后辞去公职,如今远赴广东重操猪肉生意。
  “北大毕业还不是照样卖猪肉?”这句话曾经是他心头的一根刺,现在他开始反驳,“北大毕业卖猪肉都能卖成连锁店。”
  他用了快三十年与“北大”和解。陆步轩说现在他想明白了,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读书能改变思维。
  跳出农门
  1985年,我以531分,陕西省第十四、长安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我家在陕西省长安县(现西安市长安区)东部农村,家里几代务农。我母亲在我刚上学的时候就意外去世了,我父亲字都认不得几个。
  我九岁才上小学,脑瓜发育比较成熟了,学什么都不觉得吃力,基础打得牢靠,从小学习就很好。
  那时候从来没想过人生理想这些问题,上学只有一个目的“跳出农门”。
  农村太穷了,我小时候一天只有两顿饭,早上一顿玉米粥,中午玉米粥下面条,晚上没吃的生扛过去。我初中离家远,住在学校,每个星期回家拿一次馒头,每次都要焙干、晒干,到学校泡着稀饭或者开水充饥。霉变馒头吃多了,到现在我都不爱吃馒头。
  我姐参加过一次高考,没考上,差得远。全家都盼着我能考上,那会儿都是统招统分,大学毕业就是吃国家饭的公家人。
  第一年高考成绩出来,我考上了西安师专。我把录取通知书撕了。我有个亲戚在国防科技大学读书,他父亲总跟我父亲炫耀,我心里不服,坚决要考更好的学校。
  其实我压力很大,成败在此一搏的感觉。我全靠自学,一年的时间生物钟都是乱的,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困得不行了就眯一会儿,睁开眼就学习。夏天蚊子成灾,农村没有蚊香,靠点蒿草驱赶,又呛又热,就那样还在看书。
  1985年8月28日,我第一次远行。亲戚朋友送我到村口,挥手告别。我往前走了好久,猛一回头,父亲搀着奶奶,还在身后。至今想起那情景,还历历在目。
  天之骄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北大报到第二天,我赶紧到天安门广场拍了张照片,连同平安家书一起捎回家。北京可真大,高楼大厦我见都没见过。
  我们班21个人,全是各地状元。来自城市的同学无论是视野、知识面都比我们农村孩子广阔得多,我的那点骄傲很快变成自卑。
  我记得很清楚,刚开学不久宿舍同学夜聊,聊的是哲学。我根本没接触过,赶紧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通俗哲学》。
  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我的性格内向倔强。我加入不了同学的话题,就拼命补课,听别人说什么,赶紧去学。
  上了四年学,我是很老实的人,三点一线,宿舍、饭堂、教室。北大的教学环境很宽松,不会每节课查考勤,同学们一般派我做代表去上课,我写字又快又清楚,我的课堂笔记是考试神器。
  北大基本每天晚上都有讲座,都是各个行业取得一定成绩的人来主讲。我特别喜欢听讲座,对开阔眼界和个人成长的意义比专业课还要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活跃,人心纯朴、充满希望。我在大学读了很多书,什么类型的书都看,看完和同学们讨论,激情满怀、意气风发。
  我们宿舍六个人,来自不同的班级。宿舍经常聚好多人,下棋、喝酒。那时候我们是天之骄子,我们觉得文科生能改造社会。
  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我没能留在北京,一切仿佛做了一场梦,醒来还在原点。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一直羞于提及这段历史。四年前,我从农村娃变成北大学子,毕业分配时的一次错位,又把我打回原形。北大终于没能成为我改变命运的那根稻草。
  “把牛养成了羊,把羊养成了鸡”
  我的派遣证开到西安市人事局,参加二次分配。几十个日夜里,我骑着自行车挨个单位去敲门,最后被分到快要破产的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我上午报到,下午就走了,一天都没干。
  之后三年,我在计经委帮忙。我住在单位家属院的门房,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拖地、抹桌子、烧开水、给领导沏茶,单位大小麻烦事我都跑在最前。但是因为迟迟无法转入正式的人事关系,我的工资低、待遇差,心情越来越苦闷。
  1992年,我“被迫”下海,在单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想出去闯一闯世界。
  我最初投入全部家当搞装修,又跟人借了十万块钱挖金矿,都不成气候。我经常跟人说,“我把牛养成了羊,把羊养成了鸡,越来越瘦。”
  那是我人生的最低谷,生活窘迫,看不见前途,还欠了一屁股债。我做了五六年职业赌徒,苦心钻研牌技,赢的钱勉强维持吃喝。
  我再也不跟人提北大,也不准朋友提。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在我身上就像一个笑话。我跟大学同学断了联系,落魄潦倒,羞于对他们启齿。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女儿出生,为了养家糊口,我开了个小商店,零售利润微薄。入了行我才知道,要想发财得卖假货,这事儿我做不来。有一次我不知情进了假电池,发现以后把几盒货全压在手里,一节也没有卖。
  我这人老实,不敢骗人,北大的教育也给我划了道德底线。毕业十年,我对北大的态度很矛盾,我因为北大的教育而清高,不屑于溜须拍马、蝇营狗苟,但是生活本身是庸俗的,这种清高与社会脱节。
  2000年,我再次走投无路,只好关了商店,干起投入更小、回本更快的猪肉铺。这对我是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杀生害命在我的印象里是街头无赖才做的营生。可是一家老小要吃饭,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作为谋生手段,不干也得干了。
  我们租了一间商铺,外边摆摊,拉个帘子里边睡觉。整片的猪进回来挂在那,我看着心里就发憷。
  杀猪卖肉的事我没告诉父亲。没有不透风的墙,同村人到县里来在摊位上看到我。父亲急忙赶来,父子对视,谁也说不出话,只有连声叹息。
  我成了村里的反面典型,村民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张口就是“学习好有什么用,北大毕业都卖猪肉”。我很少回老家,回去也只躲在家里,不愿见人。
  我自己也深刻觉得读书无用,所以也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我家肉摊旁边是个小卖店,卖烟酒书报,我经常去买烟买酒,从来不买书买报,老板一直以为我是文盲。
  自己看摊卖肉的时候非常累,经常从早上四点到下午三点吃不上一口饭,我一上午能喝十瓶啤酒,既解渴又饱腹。即使在那么累的日子里,我依然会想起在北大的时光。
  “扎扎实实去做一件事”
  我卖猪肉纯属歪打正着。我做生意实在,肉质好分量足,回头客越来越多。一开始一天只能卖半头猪,一年以后一天能卖12到15头猪。2001年,我挣了4万块钱,跟工薪阶层比是了不起的收入。
  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事情被媒体曝出。“北大才子西安街头卖肉”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媒体开始讨论人才环境、用人机制等问题。我宁静的生活被打破,隐瞒日久的“北大”身份引起街坊邻里的关注。
  我突然很恐慌,不知道是好是坏,随旁人热烈讨论,我刻意不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也开始回避媒体。店门照开,猪肉照卖。
  舆论给地方政府造成了无形的压力,不断有人邀我回体制内工作。当时我的肉店营利早已超过公务员工资,但是我依然选择到地方志办公室工作。
  进入体制是为了完成我的夙愿,我是国家统招统分的大学生,原本就应该在体制内工作,是因为分配问题导致了我在社会上流浪。这不是钱的问题,是身份认同的问题。
  我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了12年,作为主要力量参与编纂了两部年鉴、一部地方志。2016年7月,我们的地方志评审通过,8月我就提出了辞职。
  我这个人不甘于平庸,五十岁了,接着工作下去一眼就能看到自己十年后的情况,退休、保健、等死。我不想等死。
  北大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影响是自由和创新,我迫切地想要挣脱束缚,再干点事情。在猪肉档里浸淫多年,我再次瞄准这个行业,想要打造连锁品牌。前后两次卖猪肉我的心态完全不同,第一次是生活所迫,第二次是事业追求。
  2013年,我回母校演讲,我说自己是北大的“丑角”,那是真心话。北大作为中国顶尖名校,培养的是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而我是个猪佬。
  我回到北大同学的圈子里,也开始重新审视“北大”对我们的意义。这两年跟经商的同学交流,尤其是看到农产品领域大有作为,我的想法也变了。
  如果不读北大,我可能猪肉也卖得不错,开两三家店面,衣食无忧度过一生。但是现在我的眼光不会仅仅局限于此,我要打造行业领先的品牌,做资本运作。既然进了这一行,就专注地把这行干好,这也是北大精神。既然不能改造世界,就扎扎实实去做一件事。
  过去我拒绝“北大”的标签,北大是把双刃剑,你做得好,人说你是北大的,应该的;你稍有差池,人就嘲笑你,北大的就这水平。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年龄也大了,就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了。我只希望在他们眼中,我是个真实的人。
  【高考关键词】
  高考标准化
  标准化考试是一种按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考试需要做到试题编制的标准化、考试实施的标准化、阅卷评分的标准化以及分数转换与解释的标准化。
  1985年被认为是我国高考改革真正全面展开的开端,推进标准化考试就是其中一项主要政策措施。1985年,国家在广东省开始试行英语、数学两个科目标准化考试。1986年广东、山东、辽宁、广西联合试验高考标准化考试,1987年有7省份参与试验,1988年扩展到16省份参加试验。
  1988年,国家教育部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规定从1991年起所有高考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你最深刻的高考记忆?
  陆步轩:当年高考第一天考语文和政治,考完我觉得考得非常差,很灰心,考完遇上一个同学,我就跟他一起去喝酒了,没想到喝完那天晚上睡得特别好,第二天考数学就考得很好。
  新京报:当年的高考有没有什么遗憾,对自己当时的表现怎么看?
  陆步轩:没有遗憾,表现还是很好的。
  新京报:还记得当年的高考分数吗?
  陆步轩:531分。
  新京报:什么事,你高考后才明白?
  陆步轩:当时考完语文觉得考得特别差,都没有写完,结果成绩出来是全省第二名。很多事就是这样,你以为不行了,其实不一定。

ZT: 夜读 | 讨厌一个人,不必翻脸

夜读 | 讨厌一个人,不必翻脸

2019-11-09 

你只管做好自己。
有人说:“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其实,变得成熟倒用不着看谁都顺眼,只要学会安放好对讨厌的人的情绪就足够了。
讨厌一个人,不必翻脸。
很喜欢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各有不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不稀奇。
年少时,喜欢和讨厌都是明目张胆的。对待讨厌的人,尤甚。
讨厌一个人,总是忍不住发自内心地抗拒他的一言一行;忍不住用冷言冷语去回应对方,甚至会不顾一切地撕破脸……
经历的事情多了,看的人多了,越来越明白:讨厌一个人,真的没有必要翻脸。
先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
曾有人主动上门来和孔子学生争论,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学生答,有四季。来者坚持一年有三季,为此争论不休。
见孔子,孔子答:“先生您说得对,一年有三季。”
来者满意而归。孔子的学生不解。
孔子解释道:“你没有看到那个人通体的绿色吗?他是蚱蜢变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没有经历过四季。你和他争辩四季的问题,不是浪费时间吗?”
就像故事里三季人一样,有些让你讨厌的人,有时并不是他们有多可恶,而只是因为三观不同,层次不同,与之争辩永远不会有答案,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而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不生气,不争辩,不纠缠。
三观不同,就不必凑合;层次不同,就不必争辩;烂人烂事,就不必纠缠……
你只管做好自己,他人自有他人的浑浊,你自有自己的皎洁。

把人看清,不如把人看轻。
看过一个人际关系定律:
无论你走到哪个圈子里,遇到讨厌的人的概率都是基本相同的。即使你屏蔽了这个,一定会有新的补上来。
所以,与其和讨厌的人死磕到底,不如学会主动适应有讨厌存在的环境。
把讨厌的人看清,不如把讨厌的人看轻;
把讨厌的事看透,不如把讨厌的事看淡。
刘墉曾写过一个关于人性的总结,一针见血:
如果你同时养了猫和鱼,猫吃了鱼,你除了责备猫,更应该责备自己。同样的道理,当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点,却不加防范,而且吃亏的时候,除了怨恨那个人,更应该检讨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复杂的是生活中总会有难以预料的讨厌的人,即使你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也会不由分说地找上门来。
当你看不透人心,不经历世事,心直口快地去和小人计较,和烂人纠缠,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简单的是,当你看透人心,整理好情绪,凡事留有防备,就会有备无患。
很赞成一句话:“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的最好方式,不是争吵和崩溃,而是默不作声地疏离。”
对讨厌的人翻脸,是本能。而讨厌一个人,还能理智地对待他,则是一种本事。
看透不说透,看穿不说穿,凡事留有余地,是给别人留面子,也是为自己铺后路。
知世故而不世故,不高估人心,不低估人性,你就赢了。

有一段话:在清水里放一颗糖,不会太甜,但放一勺醋,就会很酸;捡到钱不会太高兴,丢了钱却懊恼不堪。人不能因为一件喜事高兴一整年,却可能因为一个创伤,郁郁终生。
人总会选择性记忆令人不开心的事情,忽略掉生活大多数的快乐时光。
也会因为一些讨厌的人,耿耿于怀,心烦意乱。
你是否也有一个不愿意原谅的人,和一段走不出的过往?
你是否在夜深人静时,常想起那些讨厌的人带来的困扰,伤害,无奈,纠葛?
你是否咬牙切齿地怨恨着那些欺骗你真心的人,很想问他为何伤害你?
人,最难走的路是心路;最难过的坎,是心坎;最难解的结,是心结。
人和人的敌对关系,永远是杀敌一百,自损三千。
心和心的敌对关系,永远是画地为牢,得不偿失。
对于过去讨厌的人,你可以选择不原谅别人,但你要放过自己,和自己和解。
让过去过去,放下别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
余生很贵,别浪费在讨厌的人身上,把讨厌别人的时间,用来记住喜欢的人,用来喜欢自己。
愿你,这一生有被讨厌的勇气,也有被喜欢的实力。